![]() 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方便了工人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便捷携带,提高了工作人员携带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便利性,提高了实用性;包括携带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螺丝、把手、第一固定件、第一螺母和第二固定件,携带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携带仓的腔室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携带仓的顶端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平行安装在凹槽的右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通孔,把手的左端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一螺丝依次穿过把手、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并与第一螺母配合连接,第一螺母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 公开号:CN214334670U 申请号:CN202022736782.9U 申请日:2020-11-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姚叶青;杨建全;薛风云 申请人:Jiangsu Yingtai De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1N21-35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n0002] 众所周知,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是一种用于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辅助装置,其在气体检测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气体分析。它基于待分析组分的浓度不同,吸收的辐射能不同.剩下的辐射能使得检测器里的温度升高不同,动片薄膜两边所受的压力不同,从而产生一个电容检测器的电信号,由于作业的地点不固定,所以需要经常携带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检测,现有的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携带不方便,影响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检测的工作效率。 [n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了工人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便捷携带,提高了工作人员携带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便利性,提高了实用性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包括携带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螺丝、把手、第一固定件、第一螺母和第二固定件,携带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携带仓的腔室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携带仓的顶端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平行安装在凹槽的右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通孔,把手的左端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一螺丝依次穿过把手、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并与第一螺母配合连接,第一螺母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携带仓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提拉固定装置,其中一个提拉固定装置包括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板、连接带、第二螺丝、第三固定件、第二螺母和第四固定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平行安装在携带仓的左端,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一连接板的左端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二螺丝依次穿过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件并与第二螺母配合连接,第二螺母通过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进行固定,两组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均与连接带的两端连接,携带仓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两组固定装置。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中一组固定装置包括多组第三螺丝、皮垫、多组第三螺母,携带仓的中部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多组通孔,每组第三螺丝均穿过第三连接板、皮垫和第二连接板的通孔并与第三螺母配合连接。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还包括四组缓冲垫和四组弹簧,每组缓冲垫均安装在携带仓的腔室底端,每组缓冲垫均通过弹簧与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连接。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还包括四组伸缩柱和四组伸缩杆,伸缩柱安装在携带仓的腔室底端,伸缩柱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槽,伸缩杆的底端与伸缩槽滑动连接,伸缩杆的顶端与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四周底端接触。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还包括四组螺杆和四组基座,携带仓的底端设置有四组垫块,每组垫块的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每组螺杆的顶端均与螺纹槽配合连接,每组螺杆的底端均与每组基座的顶端旋转连接。 [n0009]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每组伸缩杆的顶端均设置有缓冲层。 [n0010]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垫。 [n0011]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每组基座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携带仓的腔室内部,将第二螺丝穿过第四连接件的通孔、第一连接板的通孔和第三连接件的通孔并与第二螺母配合连接,第二螺母通过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固定,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带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携带,将第一螺丝依次穿过把手的底端、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把手的顶端并与第一螺母配合连接,第一螺母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进行固定,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把手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携带,方便了工人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便捷携带,提高了工作人员携带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便利性,提高了实用性。 [n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3是图2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4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17] 附图中标记:1、携带仓;2、凹槽;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一螺丝;6、把手;7、第一固定件;8、第一螺母;9、第二固定件;10、第三连接件;11、第四连接件;12、第一连接板; 13、连接带;14、第二螺丝;15、第三固定件;16、第二螺母;17、第四固定件;18、第二连接板;19、第三连接板;20、第三螺丝;21、皮垫;22、第三螺母;23、缓冲垫;24、弹簧;25、伸缩柱;26、伸缩杆;27、垫块;28、螺杆;29、基座;30、缓冲层;31、防滑垫; 32、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n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n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包括携带仓1、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第一螺丝5、把手6、第一固定件7、第一螺母8和第二固定件9,携带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携带仓1的腔室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携带仓1的顶端设置有凹槽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平行安装在凹槽2的右端,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通孔,把手6的左端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一螺丝5依次穿过把手6、第二连接件4和第一连接件3 并与第一螺母8配合连接,第一螺母8通过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9 固定,携带仓1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提拉固定装置,其中一个提拉固定装置包括第三连接件10、第四连接件11、第一连接板12、连接带13、第二螺丝14、第三固定件15、第二螺母16和第四固定件17,第三连接件10和第四连接件11平行安装在携带仓1的左端,第三连接件10和第四连接件11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一连接板12的左端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二螺丝14依次穿过第四连接件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件10并与第二螺母16配合连接,第二螺母16通过第三固定件15 和第四固定件17进行固定,两组第一连接板12的两端均与连接带13 的两端连接,携带仓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两组固定装置;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携带仓1的腔室内部,将第二螺丝14穿过第四连接件11的通孔、第一连接板12的通孔和第三连接件10的通孔并与第二螺母16配合连接,第二螺母16通过第三固定件15和第四固定件17固定,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带13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携带,将第一螺丝5依次穿过把手6的底端、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3和把手 6的顶端并与第一螺母8配合连接,第一螺母8通过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9进行固定,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把手6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携带,方便了工人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便捷携带,提高了工作人员携带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便利性,提高了实用性。 [n0020]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中一组固定装置包括多组第三螺丝20、皮垫21、多组第三螺母22,携带仓1的中部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8和第三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8和第三连接板 19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多组通孔,每组第三螺丝20均穿过第三连接板19、皮垫21和第二连接板18的通孔并与第三螺母22配合连接;通过上述装置的安装,方便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使用检测,提高了实用性。 [n0021]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还包括四组缓冲垫23 和四组弹簧24,每组缓冲垫23均安装在携带仓1的腔室底端,每组缓冲垫23均通过弹簧24与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连接;通过上述装置的安装,提高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在携带仓1腔室的稳定性。 [n0022]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还包括四组伸缩柱25 和四组伸缩杆26,伸缩柱25安装在携带仓1的腔室底端,伸缩柱25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槽,伸缩杆26的底端与伸缩槽滑动连接,伸缩杆26 的顶端与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的四周底端接触;通过上述装置的安装,提高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在携带仓1腔室的稳定性,提高了实用性。 [n0023]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还包括四组螺杆28和四组基座29,携带仓1的底端设置有四组垫块27,每组垫块27的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每组螺杆28的顶端均与螺纹槽配合连接,每组螺杆28 的底端均与每组基座29的顶端旋转连接;拧动螺杆28,调节垫块27 的高度,使装置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n0024]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每组伸缩杆26的顶端均设置有缓冲层30;通过上述装置的安装,提高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 在携带仓1腔室的稳定性,提高了实用性。 [n0025]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把手6上设置有防滑垫 31;通过上述装置的安装,提高了工人手持把手6时的稳定性。 [n0026]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每组基座29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滑垫;通过上述装置的安装,提高了基座29的稳定性。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在工作时,拧动螺杆 28,调节垫块27的高度,使装置处于水平状态,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携带仓1的腔室内部,将第二螺丝14穿过第四连接件11的通孔、第一连接板12的通孔和第三连接件10的通孔并与第二螺母16配合连接,第二螺母16通过第三固定件15和第四固定件17固定,工作人员通过连接带13将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携带,将第一螺丝5依次穿过把手6的底端、第二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3和把手6的顶端并与第一螺母8配合连接,第一螺母8通过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9进行固定,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把手6对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进行携带。 [n0028]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的红外线气体分析器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n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携带仓(1)、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第一螺丝(5)、把手(6)、第一固定件(7)、第一螺母(8)和第二固定件(9),携带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携带仓(1)的腔室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携带仓(1)的顶端设置有凹槽(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平行安装在凹槽(2)的右端,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通孔,把手(6)的左端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一螺丝(5)依次穿过把手(6)、第二连接件(4)和第一连接件(3)并与第一螺母(8)配合连接,第一螺母(8)通过第一固定件(7)和第二固定件(9)固定,携带仓(1)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提拉固定装置,其中一个提拉固定装置包括第三连接件(10)、第四连接件(11)、第一连接板(12)、连接带(13)、第二螺丝(14)、第三固定件(15)、第二螺母(16)和第四固定件(17),第三连接件(10)和第四连接件(11)平行安装在携带仓(1)的左端,第三连接件(10)和第四连接件(11)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一连接板(12)的左端贯穿设置有通孔,第二螺丝(14)依次穿过第四连接件(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件(10)并与第二螺母(16)配合连接,第二螺母(16)通过第三固定件(15)和第四固定件(17)进行固定,两组第一连接板(12)的两端均与连接带(13)的两端连接,携带仓(1)的中部区域设置有两组固定装置。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固定装置包括多组第三螺丝(20)、皮垫(21)、多组第三螺母(22),携带仓(1)的中部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8)和第三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8)和第三连接板(19)的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多组通孔,每组第三螺丝(20)均穿过第三连接板(19)、皮垫(21)和第二连接板(18)的通孔并与第三螺母(22)配合连接。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缓冲垫(23)和四组弹簧(24),每组缓冲垫(23)均安装在携带仓(1)的腔室底端,每组缓冲垫(23)均通过弹簧(24)与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连接。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伸缩柱(25)和四组伸缩杆(26),伸缩柱(25)安装在携带仓(1)的腔室底端,伸缩柱(25)的顶端设置有伸缩槽,伸缩杆(26)的底端与伸缩槽滑动连接,伸缩杆(26)的顶端与红外线气体分析器(32)的四周底端接触。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螺杆(28)和四组基座(29),携带仓(1)的底端设置有四组垫块(27),每组垫块(27)的底端均设置有螺纹槽,每组螺杆(28)的顶端均与螺纹槽配合连接,每组螺杆(28)的底端均与每组基座(29)的顶端旋转连接。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每组伸缩杆(26)的顶端均设置有缓冲层(30)。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把手(6)上设置有防滑垫(31)。 [00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其特征在于,每组基座(29)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4670U|2021-10-01|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CN105953707A|2016-09-21|一种平行对称度检具 CN208566013U|2019-03-01|一种离子检测器用支撑减振装置 CN106289355B|2018-10-09|一种工地检测仪承载转动支撑装置 CN207358926U|2018-05-15|一种多功能的螺栓检测用夹具 CN207623079U|2018-07-17|一种全自动多路大气采样器固定用底座 CN105033932A|2015-11-11|充气柜附件专用安装工具 CN213482141U|2021-06-18|一种便携式气相色谱仪 CN206818373U|2017-12-29|弹簧抗压试验装置 CN212963364U|2021-04-13|一种稳定性高的全站仪 CN109185701A|2019-01-11|一种气瓶固定架 CN214425567U|2021-10-19|一种机电设备的减震装置 CN204868727U|2015-12-16|充气柜附件专用安装工具 CN207780062U|2018-08-28|一种互感器装配校验平台 CN209992258U|2020-01-24|一种检测试样用液压脱模器 CN210834490U|2020-06-23|一种压力检测仪器 CN212483888U|2021-02-05|一种石油勘探地震检测设备 CN211073495U|2020-07-24|电力安装维修平台 CN210155092U|2020-03-17|一种中压制备型电色谱分离装置 CN210295225U|2020-04-10|网格式人流量探测器阵列 CN106969238A|2017-07-21|一种电气设备用减震装置 CN211902175U|2020-11-10|一种便于移动的环境检测仪 CN213637882U|2021-07-06|一种手机检测用测试治具平台 CN213259362U|2021-05-25|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操作台 CN213023252U|2021-04-20|一种石英晶体生产用探针座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736782.9U|CN214334670U|2020-11-23|2020-11-23|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CN202022736782.9U| CN214334670U|2020-11-23|2020-11-23|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